《本經》:「主氣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濕痹。」 

《別錄》:「男子傷中,女子淋瀝,不欲食。養肺強陰益精,令人有子,明目療赤痛。」 

《本草綱目》:「導小腸熱,止暑濕瀉痢。」

主治(摘录自医砭)

  1. 用於水腫,淋證。本品甘而滑利,寒涼清熱,有利尿通淋之功。對濕熱下注于膀胱而致小便淋漓澀痛者尤為適宜。常與木通滑石萹蓄等清熱利濕藥同用,如八正散
  2. 用於暑濕泄瀉。本品能利水濕,分清濁而止瀉,即利小便以實大便。故用治濕盛于大腸而小便不利之水瀉,可單用本品研末,米飲送服。或與白朮茯苓澤瀉等同用。
  3. 用於目赤澀痛,目暗昏花,翳障等。以其善清肝熱而能明目,故治目赤澀痛,多與菊花決明子等同用;若肝腎陰虧,兩目昏花或內障不明,則須配熟地黃菟絲子等養肝明目藥,如駐景丸
  4. 用於痰熱咳嗽。本品入肺經,能清肺化痰止咳。用治肺熱咳嗽痰多,多與栝蔞、貝母枇杷葉等清肺化痰藥同用。

从以上描述可见,车前子的性味为甘寒,作用在下焦之湿,且有清热之能。同时又有强阴益精之能。故而用于济生肾气丸之肾气不足而下焦湿热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