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休假期间读了左常波先生的《针道》,颇受启发。感觉以前左先生多少还是受困于董氏奇穴,现在来看,似乎几乎解脱了出来,走出了自己的风格。其以针演道,洞察天机,足以令其以一派掌门之姿,成就针灸界的一代宗师。然,左先生之风格正如其名,于左道与常道间,波动往复,虽修为深厚,其立足仍在左道,总欠一点机缘。如《雪中悍刀行》中的龙虎山老祖赵宣素,虽已入陆地神仙境,于飞升成仙看似一步之摇,终其一生却总难达成。
那何为左道,何为常道呢?以我自己的定义就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也就是以黄帝内经、伤寒论为基础的中医理论)来构建理法体系的为常道,不以此为基础的为左道。比如董其昌公的董氏奇穴就属于左道学说。所谓左道和常道(或正道),我认为就是修行的方式不同,每个路径上都可以有大家、也有庸才。所以,不可以此来分某个人技能的高下。
另外,很多当代人发明出来的中医技法,看似常道的,可能也都是打个旗帜走左道,比如长某君脉法,不过是借用了一些传统中医定义的现代左道之数。
左先生在书中说他临床中已经很少用董氏奇穴来治疗了,我其实很能理解,董氏奇穴虽然有奇效,但系统化不强,很容易出现治好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治不好也不知道为什么的情况。我猜左先生就是因此一直在书中强调其长期的探索立足于如何找到疗效确定性的问题。我觉得这个过程中比较遗憾的是,虽然他在实践中通过全息等思路开辟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治疗体系,他也认为超越了经络和五行这些理念框架后疗效依然很好,却忽略了一个重点。那就是,少了阴阳五行的指导,治疗的广度会受到影响。作为一派宗师,以其天赋可以把罩门隐藏在看不到的地方,但是,对于徒子徒孙的后来者,这个难度就会很高了。左道之术比较容易成为专科高手,但比较难成为全科高手。这其中的取舍,是读了这本书然后正在思考自己未来技术路径的医师需要思考的。
我个人的观点是临床中应以常道(正道)立足,各类左道之术就都可以拿来取长补短,但不应鸠占鹊巢。如果专修一门左道之术而成专才当然亦无不可。各有利弊,各修其果。
Published @9 4 月, 2025 | Author Max Ma | TCMDrMa All Rights Reserved
你什么时候会想到找中医整体调理呢?
众生皆爱苦?
中医为何不宜以双盲实验为标准来验证其临床有效性
中医如何清除不良执念?
面对健康难题,你选择easy模式还是hard模式?
我的中医师承及疗法特色—疼痛及伤科篇
患者的选择
我对营养补充剂的看法
治疗的“远”与“近”
“新冠“没有预防方
为什么中国新冠大爆发后出现了很多大白肺?
72岁脑中风的马来裔Uber司机
为什么普通人并没有明显感受到中医看病的优势?
中医不是“一病一方”,而是“一人一方”
为什么有些病例治疗效果一开始很好,却容易反复?
寄语2022
儿童打新冠疫苗后的养护
从“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谈患者该如何配合医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