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普遍是以西医的方式来认识中医,所以每当我的医案中提及一个西医的病名时,常常会被问:我也有一样的病,我该吃什么药?所以,普遍的思维逻辑是“我要找到治疗某个病的特效药(方)”。
我不能武断地说中医没有特效药。但对于中医来讲,中医所有切中病机的用药都是特效药。再换一个角度说,任何所谓的特效药只要没用切中病机照样无效。
我们看中药的两大类经典《伤寒杂病论》和《温病学》,狭义来看其中几百张方子都是用来治疗感冒(一个治普通感冒,一个治流感)的,而广义来讲这些方子又可以通治百病。所以,就算一个小小的感冒,如果你直接问我感冒用什么药,我该如何回答你?
在中医的世界里,一切西医的病名都只是表象,中医会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机,产生成千上万的不同方组以切合其具体病机。举个例子,如果患者只是说我感冒了,我们要经过详细辩证才能选方。除非患者可以说:医生,我得的是太阳中风病且没有兼证没有合病没有病理产物。那我才会说:这种情况你用桂枝汤就可以了。但事实上,有这样水平的患者,他自己就知道用什么方了,何须再找医生。
这就是为什么我的医案里只讲辩证思路,很少写具体用方,以免误导患者。中医的方是跟着人的病机变化走的,不是跟着某个机械的病名走的。
作为普通患者来讲,一定要避免四处打听特效方,然后自己就以身试药,大概率是效果不好的,甚至会有反作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方用药。
我也给学习中医的爱好者一点建议,中医还是重在明理。我们看不少流传下来的中医古籍,其实也有按病出方的弊端。这类方子必须明白背后的道理临床才能起效。中医学习如果追求特效方,对于提升临床治疗水平而言几乎是死路一条。
Published @6 6 月, 2024 | Author Max Ma | TCMDrMa All Rights Reserved
众生皆爱苦?
中医为何不宜以双盲实验为标准来验证其临床有效性
中医如何清除不良执念?
面对健康难题,你选择easy模式还是hard模式?
我的中医师承及疗法特色—疼痛及伤科篇
患者的选择
我对营养补充剂的看法
治疗的“远”与“近”
“新冠“没有预防方
为什么中国新冠大爆发后出现了很多大白肺?
72岁脑中风的马来裔Uber司机
为什么普通人并没有明显感受到中医看病的优势?
为什么有些病例治疗效果一开始很好,却容易反复?
寄语2022
儿童打新冠疫苗后的养护
从“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谈患者该如何配合医生的治疗
“这是因为你的病快好了!”–千万不该被忽略的疾病转好信号
新西兰的新冠肺炎是寒湿疫吗?